冬季的低温寡照着实让人很头疼。一旦遇到连阴天气,光照不足就成为影响蔬菜产量的重要因素。弱光降低了植株光合作用效率,而呼吸作用营养消耗正常进行,若长此以往,植株必然会衰亡。因此,通过增加棚内光照,保证光合制造大于呼吸消耗,就等于解决了植株的生存危机。增加光照应从延长见光时间和增加光照数量两大方面着手。那么,低温寡照期,菜农可通过哪些措施来使植株尽可能多的接受到光照呢?
一、尽量拉棚,延长见光时间。
阴天时菜农应充分利用好散射光,只要温度条件尚可并且不下雨,菜农就应拉开棚使蔬菜见光。不过,为保证棚温,建议拉棚时间比晴天晚0.5-1个小时,下午放棚时间要比晴天早0.5-1个小时。如果拉棚后棚温下降较快,超过3—5℃,可暂不拉棚。
二、及时清扫棚膜,提高棚膜透光率。
冬季,棚膜上的尘土等会严重影响棚膜的透光率,尤其是临近路边的大棚,这种情况更为严重,即使是晴天,在棚里也感觉像是阴天,更不用说光照强度很弱的阴天了。因此,采取措施除尘,对于连阴天提高棚内光照强度有很大帮助。菜农可以通过设置除尘布条将棚膜上的大部分尘土除去,结合抹布将前脸处及棚膜最北边的尘土抹去。另外,也要注意减少棚膜内面的结露,减少对透光率的影响。
三、张挂反光幕。
有菜农反映,张挂反光幕会影响大棚后墙储热,弊大于利,其实不然,后墙体的储热过程除了光直射增温外,还可通过热传递完成。在连阴天,通过张挂反光幕可有效增加棚内光照强度,促进光合积累,利大于弊。但有的大棚里反光幕挂得太低或悬挂角度不对,蔬菜植株容易将光挡住,使用效果差。张挂时,菜农可在沿棚室走道于后墙高2米处东西拉一道铁丝,将1米宽的反光幕两幅按需用长度剪断,用透明胶带粘接成2米宽的幕布,将幕布上端折回,包合铁丝,然后用透明胶布固定,形成自然下垂或稍向棚里面倾斜的幕布。切不可贴着后墙悬挂,以免反射光照射不到植株上,也不可将整个后墙悬挂反光幕,以防降低后墙的储热量,影响夜温。